《告白(凑佳苗)》文鉴

本读书笔记原作为一次活动(2020年)上我所使用的“十分钟”PPT,内容简陋,详见所附文件。


《告白——极善与极恶只在一念之间》凑佳苗

《告白》最初是2007年的短篇小说,当时获得了日本小说推理新人赏后,作者凑佳苗于2008年出版了长篇小说《告白——极善与极恶只在一念之间》,并获得2009年本屋大赏第1名,击败强劲对手东野圭吾与伊坂幸太郎。

日本销量逾340万部

获得2007年第29回小说推理新人奖

2008年“周刊文春杰作推理BEST 10”第1名

2009年本屋大赏第1名 2010年文库本销售第1名


    凑佳苗 Minato Kanae(1973-  ),本名金户美苗,日本小说家,出生于日本广岛。

    身为流行推理小说作家,凑佳苗在中学时期就经常阅读江户川乱步和赤川次郎的作品,并幻想着一些适合写成书的题材

    在结婚辞职后,以“想挑战在形式上留下些什么”为契机开始于晚间写作

    处女作、成名作也就是今天我们要讲的《告白》


小说使用第一人称分多章节(圣职者、殉教者、慈爱者、求道者、信奉者、传道者)讲述多位角色在串连起的溺水死亡、孝子弑母等事件当中所展现的不同的心理活动与经历,着重表现了扭曲的社会和家庭环境在儿童成长当中的恶劣影响

    故事通过描述多件在学校和家庭中的场景,尤其是在多位角色回忆中多次描写到他们所接受到的不良的社会教育、学校教育以及家庭教育

    作者花费大量笔墨描写这些角色在不良教育下形成的怪诞心理,譬如过分崇拜、极度自私与冷漠、狂妄自大草菅人命以及病态的报复心理等等

    虽然小说是虚构题材,但是内容仍然在日本引起强烈的轰动。


    牛奶的事先放在一边,我到这个月底就辞职了。“老师要去别的学校任教?”不是,是辞去教师职务的意思。就是辞去工作。所以一年级B班的同学们就成为我永远不会忘记的最后一届学生。有些同学发出惋惜的声音,非常感谢你们。“老师辞职是因为那件事吗?”是啊,也包括那件事在内,最后我有些话要对大家说。

    小说使用较为口语化的文字进行表述,通过第一人称的视角将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结合得水天一色

    第一章开头直接从散学典礼上奇奇怪怪的喝牛奶场景开始,以老师的视角描写

    然后通过引用文段中的这段文字承上启下,进入下一节


    做母亲的在自己孩子的午饭里放安眠药,简直是不可饶恕的行为,但为了除去直树身上的肮脏铠甲,我想不出其他更好的办法。我觉得将直树死死地封闭在家中的,就是由直树的罪恶感制作的肮脏铠甲。

    在窗帘紧闭的昏暗房间中,我慢慢走近散发着异臭的直树,低头望着他的睡脸。油脂与污垢覆盖的脸上长出了好几个白色脓包样的青春痘。头发满是污垢,粘连成一片,即便如此,我还是控制不住想要抚摩直树的头。我伸出手慢慢地摸了他的头一下。

    小说中并没有使用意识流等花哨的心理描写手法,而是更多依赖内心独白和动作暗示来进行表述

    但即便是简单的描写方法,加上情绪化的词语和真实化的细节描写也富有张力

    选文中第一人称描述直树母亲的心理和动作简单两段就溢满了病态且恶心的溺爱


    学校里,大家都在谈论这次事件。发现尸体的是同班的星野,他肯定地说:“我看见尸体浮在游泳池里。”不是这样的吧,我在心里嘀咕。为什么不说是渡边修哉君用全国大赛得奖的小发明杀死了班主任的小孩儿?

    他当然不会这么说了。因为大家都认定这是一次意外,而不是杀人案件。这个计划太失败了。一定是下村这个胆小鬼为了隐瞒自己是共犯,把尸体扔到游泳池里,伪装成意外的。

    小说并不是传统的(本格)推理小说,至少没有一般意义的推理

    相对的,关于案件手法的部分并不是由一个“侦探”的角色揭发的,而是在切换章节时由角色自己吐露出的,这是这本小说的特点

    一般推理小说会尝试用巧妙的案件设计去布置人物情感,但是这一本小说却相反,使用了情感去铺设案件设计


    书本描绘下的日本校园和家庭虽然是虚构的,但是却又非常的现实

    在冷漠自私的校园环境下,明明只是恶作剧,却因为没有背负好自己的责任而导致了命案

    溺爱孩子的母亲在儿子溺死小女孩时依然选择包庇儿子,并且最后也难以理解儿子为什么会为了解脱将自己杀害,这是不正确的家庭教育的悲哀

    从小在家中习惯被当作天才看待,家庭虽然有丰富的智商教育,却没有进行情商的教育,却在认识到自己的无能和梦想的破裂后选择了报复社会的行为

    怀恨在心的教师决定以牙还牙,不仅没有对学生做好教育,而且还进行了自私的报复行为,尝试击破做坏事学生的心理防线

    凑佳苗从各型各色的家庭和学校中拼凑出了一个悲剧小说,同时也是悲剧现实

    小说别出心裁地设计了每一章的标题:圣职者、殉教者、慈爱者、求道者、信奉者、传道者

    每一个标题都代表着本章第一人称视角角色的身份,通过这些听起来非常神圣的名字赋予每个人肮脏的行为和个性

    通过多个人物在不同的错误教育下留下的扭曲心理,共同绘就了本小说的中心:区分极善与极恶的,究竟是一念之间,还是什么?

    无论是家庭的教育,还是社会的“教育”,都深深地影响了故事的主人公们,让他们走到了极恶的道路上


    小说中虽然有许多细枝末节的描写来丰富人物性格的细节,不过最关键的还是主线剧情内容

    主人公们都有自己“畸形”的部分,“告白”一词指代的是每个人的心理描写,每个主人公心中的想法都是不健康的

    而且,每个人都自私和冷漠地面对问题更是助长了这场悲剧,而也是这个环境下才会诞生出主人公们

    不过,反过来想,虽然犯下“罪行”的主人公们都很不正常,但是难道真的不普遍吗

    日本的校园欺凌问题和超过30万家里蹲是本篇小说的真正背景,而且现实中存在的新闻还让小说本身黯然失色